找到相关内容3387篇,用时150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湛然理具思想之探讨

    阐述,是基于此性具理具之  观点来论述天台智者思想。堪称为天台中兴法将的湛然,以  性具说作为天台智者思想核心,基本上已丧失了天台智者一  向对理体说所作的反省批判,简单地说,已失去了缘起中道  实相...

    陈英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874002.html
  • 佛教心理学——“缘起模型”初探

    格爾論倫理神學及其方法論的反省)。   3.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,哲學碩士學位 (1992年6月) (碩士論文: 康德倫理學「自律」問題研究: 兼與朱熹「心統性情」比較,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,1993年五月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174065.html
  • 佛教哲学与唯识现象学: 吴汝钧与赖贤宗对谈

      我刚听了吴教授阐述你近来的思想,你刚讲了唯识现象学,你认为唯识现象学你的工作有四方面,第一方面是你想要用唯识的语言来讲胡塞尔的现象学的理论内涵,进行一些反省和比较;第二是你要探讨世亲跟护法,对世亲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174066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八)

    大家自己反省或者观察周围熟悉人的人生经历,或者读国内外新闻人物的传记,就可以找到无数大同小异的甄士隐式的人生命运。 明白了这一点,我们不能只是就甄士隐而剖析甄士隐,而是要把甄士隐这样一个模板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9133874475.html
  • 智顗「四意消文」的解经方法论

    反省,简言之即《法华玄义》应视为一以五重玄义的方法以「妙法莲华经」五字为纲目,对《妙法莲华经》加以解题,以此发展出以天台教观思想为基调之佛学总纲,将呈现于智顗当时之佛教全体的经义教理法门作一彻底的总整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074723.html
  • 廖肇亨:药地愚者大师之诗学源流及旨要论考(2)

    关系的一种反省[110]。不过尽管方以智对待此一譬喻的看法可能有思想史上的渊源,然而将其运用在思考文学现象,应仍可视之为眼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廖肇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274728.html
  • 学佛旨趣(下)

    ,又怎能要求政府的公权力,对僧伽一定要“法外开恩”呢?    (八)“破戒比丘而服袈裟的,还是人天福田。”18这是什么原因呢?    答:前面导师也约略谈到了一些:“大家不妨反省:自己对于佛法的最初起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774740.html
  • 行愆法师:佛学问答

    错处,是一件好事,内心有觉照反省,才会改错。忏除过往之恶,悔过后不复做,就是忏悔。若常能修持忏悔的心,不覆藏,会使生活清净自在。忏悔的方法有很多种,例如,对首忏悔,在善知识面前发露忏悔,使得清净。立功...做得如何?所谓有没有违反戒法。诵戒好像用一面镜子来照一下自己,反省自己有没有缺点。做错了,马上要忏悔,再从头开始,把事情做好,把错的地方弥补过来。在家居士受了菩萨戒,也应每半月半月去布萨。  第二个...

    行愆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74746.html
  • “学”、“证”之间——近代以来佛教研究方法的困境及其反思

    的再反思》、朱文元的《佛学研究方法论》、大陆学者龚隽的《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》、冯焕真的《走向平等的经学观——现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论的反省》等论著,均从不同的角度对近代以来的佛教研究方法论进行...

    唐忠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474754.html
  • 怎样做一个居士

    每天不得少过两次。这就是用来修持: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,拜佛、静坐、诵经、念佛(如环境嘈杂,观想默念即可)、忏悔(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,至诚恳切地悔过,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),选定一两种,作为日常的恒课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675254.html